江湖上,流传着上海滩黑帮教父杜月笙的一句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这句话至今被奉为个人修养的名言。
头等人不易遇到,大概只有“圣人”才有如此境界;末等人,自然是你我凡夫之流;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我倒觉得这样来得最真实,有本事的人就该自带着有脾气的自然属性。
在药食同源的生物资源中,堪称“有本事,有脾气”的,恐怕要推鱼腥草为代表了。
鱼腥草,古书称之为蕺(jí),有些地区也称之为折耳根。有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淋病、白带、痔疮、湿疹等的医治。而这一束纤纤弱草,竟能在原子弹爆炸点顽强再生,实为中药材中所仅见。
餐桌之上的鱼腥草,有着强烈的腥臭刺激气味,偏有那些喜食的人对这种味道爱得要死;但一般常人,别说享用,就是略闻一闻,估计就要吐出*疸。有人这样形容:“鱼腥草的感觉,就像在嚼蚯蚓。那股土腥味从舌根开始向全身蔓延,直击灵*,止于潜意识边缘……”,真是妙评!
古籍《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嗜蕺(鱼腥草),常采于此,故以山名(蕺山)……凶年民斫其根而食之。谚云:“丰年恶而臭,荒年赖尔救”。
鱼腥草的本领固然惊人,然而给人留下印象的,还是它那无法原谅的坏脾气。虽有大功于人,功成之后又随即被遗忘掉,这也是物性使然,无可奈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