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科普
清热解*的中药材你知道哪些?
01
*芩
出处:《神农本草经》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来源:唇形科植物*芩的干燥根。处方用名
芩、酒*芩、*芩炭。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安胎。临床应用: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疸;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3.痈肿疮*;4.血热出血;5.胎热胎动不安。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泻火、解*宜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酒炙用,止血宜炒炭用。又传统将*芩分为枯芩与子芩,枯芩(片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子芩(条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主治湿热泻痢、*疸尿赤。
02
*连
出处:《神农本草经》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来源:毛茛科植物*连、三角叶*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处方用名
连、川连、酒*连、姜*连、吴萸连、萸*连。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临床应用: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2.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丕寐,心悸不宁;
3.血热吐衄;4.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5.痈肿疔疮,目赤肿痛,口舌生疮;6.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连生用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酒*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
03
金银花
出处:《新修本草》别名: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二花。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处方用名:金银花、炒金银花、金银花炭。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疏散风热。临床应用:1.痈肿疔疮,喉痹,丹*;
2.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3.热*血痢。用法用量:煎服,6-15g。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血痢;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04
连翘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
花杆,*寿丹。来源: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处方用名:连翘、朱连翘、连翘炭。
药性: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临床应用:1.痈疽,瘰疬,乳痈,丹*;2.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热入营血、高热烦渴、神昏发斑;3.热淋涩痛;用法用量:煎服,6-15g。青翘清热解*之力较强;老翘长于透热达表,疏散风热;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常用治邪入心包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
05
板蓝根
出处:《新修本草》别名:菘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处方用名:板蓝根、南板蓝根药性: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凉血,利咽。临床应用:1.温疫时*,发热咽痛;2.温*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痈肿;用法用量:煎服,9-15g。注意事项:体虚而无实火热*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06
蒲公英
出处:《新修本草》别名: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来源: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处方用名:蒲公英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临床应用:1.痈肿疔疮,乳痈,肺痈,肠痈,瘰疬;
2.湿热*疸,热淋涩痛;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07
野菊花
出处:《本草正》别名:野*菊花、苦薏。来源: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野菊花药性: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泻火平肝。临床应用:1.疔疮痈肿,咽喉肿痛;
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08
鱼腥草
出处:《名医别录》别名:狗心草、折耳根、狗点耳。来源: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处方用名:鱼腥草。药性: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临床应用:1.肺痈吐脓,痰热喘咳;
2.疮痈肿*;3.热淋,热痢;用法用量:煎服,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责任编辑:陌上
投稿邮箱:gskpx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