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总有“西南地区肾脏健康水平偏低”的言论,然而这却并非空穴来风。有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8.3%,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侧耳根,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常见,常被西南地区人民作为蔬菜或调味品食用。
不少人喜欢用鱼腥草煮水喝、用来做菜吃特别是凉菜,炒熟之后并没有鱼腥味,而且非常美味。同样它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有肺痈吐脓、痰热喘咳、清热解*等功效。
对于根本没有见过折耳根的北方人来说,第一次吃这道名菜时,往往很难掩饰无法接受的表情。
而在我国西南地区除了喜欢食用折耳根,还用马兜铃、细辛做香料。
可别小看了这种食物,殊不知,它可能是引发肾脏病变的罪魁祸首!
马兜铃酸作为一种小分子,在食用过后,会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最终在肾内随尿液排出体外。
其代谢的地方主要是通过肝脏分泌的胆汁来代谢。而代谢的产物会致癌,所以马兜铃酸对器官的损害最主要的是肾,其次是肝。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马兜铃酸对肾的危害极大,而对于肝脏的伤害被不少医学界人士所怀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需要从分子生物层面证实马兜铃酸对肝脏的损害的证据。
马兜铃酸不是单独的某一种化合物,而是一组有机酸。并不是所有的马兜铃酸都是强致癌物。但是绝大部分的马兜铃科植物的提取物里都有强致癌性的马兜铃酸。
其中鱼腥草不是马兜铃科的植物,但是其含有的马兜铃酸在人体代谢后的产物内酰胺。马兜铃内酰胺会与DNA结合,损害肾脏细胞和诱发癌症。
马兜铃酸对肾脏的*性究竟有多大呢?
又是否如质疑所说,“抛开剂量谈*性”就是耍流氓。
实际并非如此,马兜铃酸是分子级别的作用于细胞里面的DNA上的碱基对,会使基因发生突变。一个分子就能使得一个正常细胞变成了癌细胞,而且这种变化不可逆。因此马兜铃酸的致癌性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
所以:马兜铃酸伤肾、伤肝还致癌!
希望广大肾友们在食用此类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询问医生,确保日常饮食的安全健康!
加入“怡本肾友群”
免费看全国专家直播加义诊!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