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草探秘系列之ldquo鱼腥草rd [复制链接]

1#

在西南地区有一道夏日解暑小菜叫“凉拌折耳根”。

“折耳根”学名为鱼腥草,也是这道独具风味美食的主要组成。

做法:将鱼腥草根茎部洗净、切碎,与辣椒、姜蒜、香葱相拌,再加入食醋、酱油等调味料,一道酸辣可口的开胃凉菜就完成了。

鱼腥草的特殊气味,为闷热的夏天送来了一丝清凉。酸辣的口味触动味蕾,增进食欲,稍加咀嚼,调料与甘淡略苦的汁水融为一体,颇有生津解渴之意。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下鱼腥草

学名:蕺菜

别名:鱼腥草、折耳根、狗贴耳,猪拱鼻

生长习性: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

性味:性凉,味甘略苦(注:其气辛,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功效: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归经:肺经临床运用

鱼腥草夏、秋采收,将全草连根拔起,洗净晒干即可入药。

《滇南本草》曾记载鱼腥草之药用功效:“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疗痔疮。”

鱼腥草性甘味凉,具有清热解*之功;相较于同类清热解*药物,偏于苦寒,易伤脾胃;鱼腥草性虽凉却不伤正,弥补了这一短板。

由于它入肺经,所以鱼腥草广泛地被运用于肺系热病中,加之其能消痈排脓,故伴有痈、脓、痰的肺系热病使用该药物最宜。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故咽喉部的炎症及化脓性疾病用鱼腥草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疗效。在临床上已有运用鱼腥草治疗咽喉疾病的案例,疗效显著。

资料参考:《鱼腥草、复方当归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咽喉疾病》作者:刘崇达

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内外痔出血之证,用鱼腥草煎水坐浴,效果颇佳。

取全鲜鱼腥草-g,洗净放入锅中,加水至ml,大火煎煮10分钟后冷却药液至与体温相近的温度,坐浴15分钟。

一般坐浴2-3次便能奏效。(该方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病情较轻的情况)

资料参考:《鱼腥草煎水坐浴治疗痔疮出血》作者:简祖林

本期推送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有想要了解的中医知识,请在后台留言。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