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笔者来到雀鸟村鱼腥草种植基地,看到群众正在开挖鱼腥草,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家是年脱贫的,去年家里种了折耳根,也养殖羊,现在有村里帮忙联系老板来收购,我们只管种,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啊,明年我还要再多种点折耳根,今天卖折耳根得了元,加上卖出去6、7只羊,也得将近多块钱了。”雀鸟村3组杨志华说。
雀鸟村位于雷公山脚下,平均海拔米,全部处于雷公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中,属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之一。因地处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冷湿,土地肥沃,非常适合鱼腥草(折耳根)的生长,种出来的鱼腥草纯白、酥脆,口感好,产量高,既可以作为食用,也具有药用价值,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主要销往凯里、贵阳等地各大商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据了解,年雀鸟村有户种植鱼腥草,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总面积达80余亩,产量达约32万斤,实现销售收入约.6万元,户均增收约.9元,近两年来因种植鱼腥草脱贫的已经有18户,鱼腥草(折耳根)产业已经成了雀鸟村贫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抓好“一减四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雀鸟村以“一村一品”为目标打好产业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村两委多次研究村级产业发展,积极联系并与公司合作,采取“公司*支部贫困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由贫困群众负责种植,村*支部负责联系公司收购,解决了贫困群众种植产出后的销售问题,现在贫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种植折耳根的队伍中来了。(李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