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60107/4755379.html.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比首届增长23%;多位境外采购商、91万的进场人次,大大超过首届……第二届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
持续一周的第二届进博会就这样落下帷幕。小通整理了采访中的有趣照片和视频,重温这次进博会的精彩瞬间。
不能不提的“全球首发”
有这样一组数据:
首届进博会展览总面积30万平方米,今年达到36万平方米。企业展从27万平方米增至33万平方米。参展商的平均展览面积达93平方米,比首届进博会增加20%以上。
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发”成为进博会的热词之一。具体数字就是,全球或中国内地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达到件。
展区内人头攒动。
在国家综合展,64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本届进博会国家展,集中展示了贸易投资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在企业商业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企业参加此次盛会,其中世界强和龙头企业超过家。
交通类展品人气超高。李宁摄
与首届进博会相比,本届进博会的展区设置更加优化,展览题材更加丰富,增设了品质生活、科技生活、人工智能等展区,以及大型机械室外展区。此外,还设立了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体验区和互动区。
场配套活动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
本届进博会的各种交流活动同样不容错过。
来自全球的余名*商学界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针对“开放、规则和营商环境”“人工智能和创新发展”“世贸组织改革和自由贸易协定”“数字化时代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研讨。此外还有场配套活动,为全球商家各国智库和媒体搭建起了交流、接洽、合作平台。
小通这次重点参加了年国际海运年会和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
国际海运年会。主办方供图
国际海运年会聚焦航运业共同构建全球产业链、创造客户价值、打造航运生态圈等议题,促进全球贸易发展,赋能经济全球化。
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从全球发展大局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物流领域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业态。
此外,小通还跟随会外采访团,来到了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实地感受世界领先水平智能化码头的风采。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位于东海大桥以南,共有7个集装箱泊位。该码头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TOS系统,可高效组织生产运营。同时,装卸过程所涉及的三大机种全电驱动,真正做到绿色零排放。目前,码头已配备16台桥吊、88台轨道吊、80台自动导引车。年码头吞吐量实现万标箱。
00:39
在汽车创新技术及自动驾驶体验区,小通亲自体验了一把5G远程驾驶。坐在前行的车里,方向盘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操控——前进、转弯,加速、减速,都不在话下。驾驶过程并非真的“无人”,只是司机从行驶的汽车中转移到了远程驾驶中心,通过车周围实时捕捉到的多方位高清视频,可以实时看到路况,并通过模拟驾驶舱发起控制指令。所有控制指令都将通过5G网络以极低延迟发送到车端,误差可以控制在几毫米之内。
小通有话说
“哇,场馆真大呀!”11月4日下午,第一次来到进博会场馆的我,深深地被眼前这个巨大的“四叶草”震撼。大的概念,体现在距离上:4个小时的场馆踩点,走马观花只逛完了3个展区,手机的步数显示已直逼2万;体现在规模上:多家企业慕名参展,其中超过家为世界强和龙头企业,大品牌、高尖端展品一应俱全。
除了大,丰富的展出内容和论坛让我应接不暇,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这个机器人乒乓球打的竟然比人好!”“加氢5分钟,续航公里,还一点污染都没有。”“马达加斯加的可可豆、乌拉圭的牛羊肉,说不定明年就能在国内买得到。”国际海运年会、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国际邮轮服务贸易高峰论坛轮番登场……进博会就像一个舞台,灯光点亮之时,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展品和各具特色的商品服务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6天的采访,我真的恨不得长出8条腿,最好还会分身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去看看这些展品。未来的某天,是不是这样的功能也能实现?那样我再来进博会,就可以一边在国家馆了解多彩的世界,一边在装备展区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没准还能抽空去下品质生活馆,细细品味一杯来自南半球的咖啡。(记者马士茹)
进博会是一个向全世界敞开大门的大平台,也是一个展示全球高精尖、名优特产品的大舞台,在这里移步换景,世界尽在眼前。
在进博会现场,处处可见拉杆箱的身影——不少人都是下了飞机就直奔进博会,他们的拉杆箱里有些装着挑选好的产品样品,有些装着自己企业或参展商的资料,大家都在这里寻找合作机会,同时拓展眼界、获得启发。
“这几天真的太忙了,看展品、听论坛、谈签约......收获很多,很多可能性也是来了以后才开始思考的,来年还会再来。”在加拿大从事果酒生意的Amy告诉小通。
“这是我们第二次以展商身份参加进博会了,这几天见了很多老朋友,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经过沟通,我们找到很多交集,也发现了很多新的可能性。”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卫国说。
近一周的进博会采访结束了。进博会就像一颗种子,大家相聚在这里,在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记者李宁)
在这几天进博会的采访报道中,对于建设交通强国重要意义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早在布展阶段,就能看到交通行业的身影。依托海运、空运、陆运等方式,各种展品从海外运抵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比如进博会首件入馆的展品法拉蒂FSD高速巡逻船,它先从意大利通过海运送至青岛港,再走陆路运输到上海。还有两尾斤左右的蓝鳍金枪鱼,经过4天便从地中海走上了进博会的展台……这样的例子在进博会比比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我们又如何见到这么丰富的展品呢?
参展商中也有不少交通元素。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港口、物流公司等齐聚进博会。近年来,中国港口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在国际大舞台展示自身实力,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成熟的运营经验,中国港口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顺畅。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在进博会的所见所闻,让我对于未来实现这个目标充满了信心与希望。(记者陈雪飞)
新闻图片除署名外,来源均为新华社。
责编/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