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分析14345
TUhjnbcbe - 2020/6/22 12:26:00
专家白癜风

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分析


【摘要】 本文对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进行分析,主要针对于目标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实行目标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精神文化与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注重民主治校发展理论,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中国论文


【关键词】 大学 目标管理 有限性


目标管理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目标管理通过激励理论,将管理者的管理目的与管理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管理目标更好的发展。大学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更好地引导教职工进行自我控制,并对目标实行自我评价的管理模式。我国大学实行目标管理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一个“度”的问题,而“度”的问题,也是造成大学实行目标管理有限性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对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能够为目标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大学实行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学目标管理的适应性矛盾


目标管理往往与绩效考核有着重要的关联,绩效考核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是否达到既定需要,是否符合大学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进行评定过程中,往往要对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规定,并在目标确立后,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适应性判断。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目标管理对环境变化的要求较大,并且目标管理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导致目标体系出现呆板、僵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既定目标无法实现,造成目标管理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协调人际关系与目标管理存在矛盾


目标管理的本质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一种期望值问题,这种期望值在大学实现目标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领导对教职员工的期望;另一方面,则是教职员工对学生的期望。在实施过程中,教职工要想获得领导的肯定,学生想要获得教师的肯定,就必须比别人做的更好,这种关系直接导致了竞争的存在。这种现象还会衍生出一种不良结果,那就是实施互助的情况下,他人成绩的提升将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目标管理最终的考核效果,对协调人际关系有着较大的矛盾。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派系”之争,这种“派系”之争,主要是为了更好实现目标而出现的合作团体。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要求将对“派系”之争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从而对管理“目标”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3、目标管理与目标激励之间的问题分析


目标激励,是对目标在言语和工作上的肯定,从而实现目标的更好发展。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策略,对目标管理问题而言,效率低下将是由于目标自身问题所造成的。大学发展,需要人才作为发展的推动者,那么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由于管理者所造成的。大学发展出现问题,要么是管理者工作不到位,要么是管理者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对于目标激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性。目标激励是对存在问题目标的鼓励,使其能够重拾信心,更好地投入于实现目标的工作当中。而目标管理的要求,则是对完成目标的人进行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的人则予以惩罚。这与目标激励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有着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性。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日积月累的矛盾没有解决、之前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隐患,不过这与目标管理所规定的结果来说,有着较大的对立性,从而导致目标管理具有较大局限性,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有限性。


二、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分析


1、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


大学实现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大学发展的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映出了大学目标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实际发展规律。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以大学教研室的研究成果作为目标管理研究对象。假设XX大学的研究成果为2个/人,而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单独个体的结果可能为5个/人,或是0个/人,平均和实际存在着较大差距。那么根据这种结果,若是以目标管理的眼光来看,那说明个人素质以及能力较差。但这种观点与平均结果相比,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说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从个体角度来看,若是单一认为一个人在一年内没有研究成果出现,就说明这个人的能力有限,也是不对的观点。或许个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条件限制,导致并没有出现什么研究成果,这种情况也是较为普遍的。所以,大学实现目标管理时,具有较大的有限性,尤其是在进行目标制定过程中,更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大学实现目标管理,或许可以反映一定阶段的发展结果,但无法对个人最终结果进行衡量,这是造成大学实现目标管理有限性的原因之一。


2、目标管理的确定性与实际情况的模糊性存在偏离


目标管理的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确定性上,即衡量指标具有确定性特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目标进行管理,事先会对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设计出考核的指标,这就使目标管理具有了确定性的特点。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教学质量、学生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就造成了实际情况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导致目标管理的确定性与实际情况的模糊性。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下面的问题。


第一,目标过于确定时,偏差率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实际情况与预想情况存在较大变差,综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会导致长远目标制定出现较大的困难,难以为预期目标实现确立较好的实施方案。


第二,目标进行管理过程中,逐级分解问题受到实际模糊性影响,较大的偏差率导致目标无法进行逐级分解。总目标的设计是根据目标管理原则进行制定的,但由于实际情况过于模糊,导致目标过于偏离,造成一种“虚无缥缈”的后果,从而无法进行确切的目标划分。


第三,无法进行目标落实工作,这一点也是由于目标管理的确定性与实际情况不符所造成的。目标实施必须对实际情况有着明确的了解,使目标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紧密性联系,通过目标制定,可以更好促进实际情况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目标进行相应的落实工作。但综合实际情况的模糊性,这一目的显然无法实现,进而导致目标无法落实的后果。 3、目标管理模式与人才培养存在较大差异


大学实行目标管理,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管理是针对于教职员工的,但其根本目的却是在于教职员工的教育目标,即在校学生。目标管理,是对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属于逆推模式,即针对于结果,对开始进行推导。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根据教职员工的素质水平以及努力程度,从而分析出学生受教育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但这种推理方式限制因素较多,并且存在较大的变化性。可以说,这一目标推理过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并且对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很难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某个过程的忽略,很容易导致整体效果的失败和不真实性。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中,有一些既定结果的出现,往往是量化的指标,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原因和结果无法对号入座,这一现象是造成大学目标管理有限性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促进大学目标管理实现的有效措施分析


1、目标管理要与大学精神文化相结合


目标管理针对于目标,即最终结果的管理,属于一种逆推形式。那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结果已经出来了,对过程的推导则需要对实施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价,即为结果出现创造出有利的实现条件。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精神文化面貌,是当下大学发展实际情况的一种体现。目标管理与大学精神文化的结合,其实就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把握,使目标管理更加贴近于实际情况。这样一来,把握大学精神文化,贴近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有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应对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变革,使之更适合目标管理,从而提升大学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管理效果。


2、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握起到发展作用的根本,即体现出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对人进行管理,实现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大学实行目标管理,也是要体现人的作用,那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目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实现了人在这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处理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了目标实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实行目标管理过程中,要切实注重与大学精神文化、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这是促进目标管理实现的重要举措。同时,实现目标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忽略民主治校这一策略的实施。民主治校,是发挥目标管理有效性、计划性、科学性的关键,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治校策略,它实现了学校领导者、教职员工、学生三者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以调动更多的力量投入于目标管理这一策略当中,使目标管理的有限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更好促进大学管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海: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分析[J].高教探索,2013(6).


[2] 胡勤高:地方高校实行目标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 陈洪林:目标管理在高校办公室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 张继平:高校目标管理之目标考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刘桂芬:高校目标管理的规律与原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金沙:我国大学人本管理探析及模式建构[D].大连理工大学,2006.


[7] 陈岳堂、胡勤高:地方高校实行目标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


[8] 金琪: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人才工程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9] 董泽芳、何青:高校目标管理面临的困惑与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


(责任编辑:刘冰冰)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实行目标管理的有限性分析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