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地,我就成了我系乃至我院的最受瞩目的两大流量明星之一。
而让我得以驰名整个院系的原因,却是我的道具,那是我们每个农村孩子都曾见到过、使用过的物品,也是我们的集体回忆——尿素袋子。
农村常见的尿素袋子来源:网络
01流量明星
这本来不属于什么稀罕物件,因为即便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在一些长途迁移的农民工群体中,经常性地看到这类物品。
背着尿素袋子的民工来源:网络
和他们一样,新生报到时,我用它来装我的衣物行李。
在满校园的拉杆箱和旅行包之间,我和我爹肩膀上鼓鼓囊囊的黄色尿素袋子,颇有些刺眼与格格不入。
与周边环境的鲜明对比,让我尴尬而慌乱,而我爹这块老姜,在气质这方面却拿捏的死死的,他始终微笑而头颅高昂。
显然,因我考上大学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在村里指点江山,言论被奉为圭臬的他,已经具备了些“教育家”的风采和气派。
而他,很享受这种气派。
虽然,报到那天的每一个家长,按照村里的标准,都是“教育家”。
大学新生由家长陪同报到来源:网络
当我们爷俩满身大汗地出现在系新生报到处时,我看到了周围遍布的复杂眼神。但无论那些眼神有多复杂,我都可以确认,那绝不是看待“教育家”的眼神。
在寂静的半分钟后,终于有个面目略显沧桑,显然见过一些世面的中年人轻轻地问了一句:新生?报到?
这个中年人是我的辅导员,后来,在大家都混熟了以后,在羊汤腾腾热气的氤氲氛围中,我们曾聊起过这个话题。
他告诉我:他见过很多用编织袋、蛇皮袋装行李的农村孩子,但用那么“骚气”颜色尿素袋子的,我却是第一个。
而我始终认为,我的辅导员能够认识我,是他一生的幸运,因为,我不仅送给了他一个人生第一次,还与他一起,见证了他的另一个“人生第一次”。
在我办理缴费的时候,另一个流量明星出现了,他没用尿素袋子,也不是拉杆箱或旅行包,他是用一张常见于东北农村的红底大花床单将所有的衣服物品打了个包袱。
红底大花床单来源:网络
如果说我是凭我尿素袋子的“黄”和字体引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