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钟爱节节根。曾经有人说,在宜昌想要快速区分外地人和本地人就问他“你爱吃节节根吗?”
节节根,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它带着神奇的魔力横扫长江流域西南地区。成为南方餐桌上最清新独特的存在,也令无数北方人避之不及。
这种神奇的植物特产于长江流域,它学名“鱼腥草”,又名“折耳根”,“节节根”,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之效,治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
节节根因为自身气味自带网红属性,吃过的人分为两极:一个特别爱,一个特别嫌弃。宜昌本地人因为从小接触,已经吃习惯了,有把它腌制一下凉拌着吃的,也有用来和卤菜一起佐餐的,还有的把它切得细细碎碎的放在麻酱里作为涮火锅的调料,总之吃法是五花八门。外地人则接受不了节节根的特殊气味(参考榴莲、香菜),往往避之不及。
凉拌节节根
刚挖出来的节节根,洗净后白白净净,掐成小段,简单调味,就是一盘极爽口的开胃小菜。
将节节根用清水洗净,切成长短合适的小段。
加入蒜,辣椒酱,酱油,醋调味即可。关于鱼腥草,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相传金代名医刘宗素带众弟子上山采药,遇狂风骤雨,遍食汤药而不能奏效。当时,恰逢张元素采药路过,入刘府探望,且送草药一帖。刘完素按方煎药连服3天,热退痰消,病情好转。忙道谢且询问药名,张元素从药筐里取出一束充满鱼腥气的鲜草药,云:“此乃蕺菜,俗称鱼腥草,鲜品气腥臭,阴干后腥气消失,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也。”刘完素将其性状、功能等记下,并在后来的行医生涯中常常使用,屡见奇效。该药如今仍是中医一味常用药物。
据说每一个对节节根有所挣扎的灵魂,都徘徊在爱与恨的边缘。您吃得惯节节根的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