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实案例,信息来源:人民日报《男子杀害女友藏尸拉杆箱盗其财物挥霍:一审判死刑》。本文所有素材源自网络,部分图片为虚构,仅供参考。
1.
炎炎夏日的午后,合肥市某住宅区内一片寂静。
突然,一阵刺鼻的异味打破了这份宁静。
楼道里,65岁的张大妈皱着眉头,不安地打量着隔壁紧闭的房门。"
小杨已经好几天没见人影了,这味道...不对劲。"她喃喃自语,随即拿起手机拨通了。
十五分钟后,警笛声划破寂静。
两辆警车停在楼下,四名警察快步走向事发单元。
带队的刘警官敲响了房门,却无人应答。"开锁。"他简短地命令道。
随行的技术人员迅速打开房门,一股浓烈的腐臭味扑面而来,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后退了一步。
警员们戴上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步入房间。
客厅里一片狼藉,衣物散落一地。
刘警官的目光被角落里的一个大号行李箱吸引,"就是那里。"他示意同事。
两名警员合力打开箱子,一具女性尸体蜷缩其中,已经开始腐烂。
"封锁现场,通知法医。"刘警官果断下令。
警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拉起警戒线,架设摄像设备。
法医赶到后,初步勘验显示死者为年轻女性,推测死亡时间约为三到五天前,颈部有明显勒痕,初步判断为他杀。
2.
刘警官环顾四周,目光锐利。"查一下房主信息,调取周围监控。
这里发生了一起蓄意谋杀,凶手很可能是熟人。"他沉声说道,"我们要尽快找到真相,为死者讨回公道。"
法医团队仔细检查了被害人的尸体。"死因是窒息,凶手用双手掐死了她。"法医指出颈部的淤青痕迹。
现场勘查组在房间内发现了几根长发和一枚指纹,还有衣柜里缺失的男士衣物。"看来凶手是个男性,很可能与受害人同居。"刘警官推测道。
技术人员仔细收集了这些物证,并对整个房间进行了详细的拍照和3D扫描。
警方调查发现,死者名叫杨莲某,26岁,在一家公司做会计。
邻居们回忆,经常看到一个年轻男子进出她的公寓。
"那男的叫刘冬,好像是杨莲某的男朋友。"张大妈提供了关键信息。
警方迅速查找到刘冬的背景资料:28岁,无业,有小偷小摸的前科。
更重要的是,他的指纹与现场找到的指纹匹配。
确定嫌疑人后,警方展开了全面追踪。刘冬的手机已关机,但他的银行卡还在使用。
"最近几天他在酒吧和足疗店消费频繁,还租了一辆宝马车。"一名警员报告道。
通过分析监控录像和交易记录,警方绘制出了刘冬的活动轨迹。
"他似乎在城市间流窜,但行为模式显示他可能还会回到合肥。"刘警官判断。
3.
终于,在案发一周后,警方接到线报:刘冬出现在合肥一家高档酒店。
特警队迅速赶到现场,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酒店。"就是房间,"行动指挥官通过对讲机低声说,"全体队员注意,嫌疑人可能有武器,小心行事。"
随着一声令下,特警破门而入。
刘冬正在沙发上昏睡,被迅速制服。
"刘冬,你涉嫌杀害杨莲某,现在依法逮捕你!"特警大声宣布,将刘冬铐上手铐带离现场。
在审讯室的白炽灯下,刘冬低着头,神情恍惚。
刘警官和同事轮番审讯,但他始终保持沉默。
直到第三天凌晨,疲惫不堪的刘冬终于开口。"我...我不是故意的,"他哽咽着说,"我只是一时冲动..."。
随着审讯的深入,刘冬逐渐道出了事情的始末。
刘冬交代,他与杨莲某同居期间,常常因经济问题发生争执。
"她总是嫌我没出息,整天游手好闲。"刘冬语气中带着怨恨。
事发当天,他偷走了杨莲某买给母亲的金手镯,打算典当后去赌博。
"她发现后,对我又打又骂,说要报警。"刘冬回忆道,"我害怕了,一时脑热就..."。这个源于贪婪和自卑的决定,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4.
根据刘冬的供述,警方还原了整个作案过程。
案发当晚,两人在出租屋因为刘冬偷金手镯的事激烈争吵。
刘冬突然失控,双手掐住杨莲某的脖子。
"我不知道掐了多久,等我回过神来,她已经不动了。"刘冬颤抖着说。
之后,他冷静地处理了现场,先是购买了一个大号行李箱,然后将杨莲某的遗体塞入箱中,放在隔壁房间,开足冷气以减缓腐烂。
"我...我不敢相信自己做了这种事,"刘冬喃喃自语,"但我更害怕被抓,所以就逃跑了。"
在逃亡期间,他用杨莲某的信用卡大肆挥霍,仿佛要享受最后的疯狂。
直到被警方抓获,这场由贪婪引发的悲剧才落下帷幕。
5.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厅内,气氛凝重。
刘冬低头站在被告席上,面容憔悴。
公诉人详细陈述了案件事实,并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现场勘查报告、法医鉴定结果和刘冬的供述。
辩护律师则强调刘冬案发后的悔罪表现,请求法庭从轻处理。
庭审中,杨莲某的父母情绪激动,要求严惩凶手。
整个审判过程持续了两天,法庭仔细审查了每一项证据,听取了各方陈述。
法官敲下法槌,宣布了刘冬的命运:"死刑。"全场一片寂静。
刘冬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杨莲某的父母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泪水静静流下。
判决很重,但对他们来说,再重的惩罚也换不回女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