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党建红引领产业红蓝山县两新党
TUhjnbcbe - 2025/4/10 3:55:00

通讯员蓝组轩

“楚尾粤头”开放地,产业转移“桥头堡”。蓝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持“强党建、促发展”理念,始终把两新党建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主阵地,作为大抓基层的主方向,作为促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主抓手,全力激活两新组织“红色引擎”,谱写了一首新时代“党建红”引领“产业红”的绚丽华章。

整合资源、有效覆盖引导两新组织“建家”

寒冬时节,机器轰鸣,人员穿梭,走进云南昆明庆华彩钢瓦生产车间,身着统一工装的员工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家由蓝山县流动党员带头创办的工厂,吸纳蓝山老乡和当地群众2万余人就业,成为蓝山两新组织的后起之秀。

坚持高位推动。蓝山县委高度重视两新党组织建设,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两新工委具体负责、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的两新党建“新格局”,推动两新组织蓬勃发展。今年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前往海南、昆明、广州等地调研两新党建工作,鼓励蓝山在外流动党员“为驻地作贡献、为家乡添光彩、为组织增活力”,言犹在耳,催人奋进,让身在异乡的流动党员倍感温暖。

提升覆盖效能。为了让更多的两新党员安“家”,蓝山县全面吹响“组建攻坚”行动冲锋号,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等方式,为广大党员建起一个个温暖的“新家”。今年新建两新党组织40个,目前全县共组建两新党组织个,覆盖非公企业家、社会组织个,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大力实施“标杆引领”计划,成功创建5个市级、9个县级标杆党组织,示范带动全县两新党组织提档升级。今年8月,蓝山县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湖南揽胜科技有限公司,与园区其他4家企业联合成立了蓝山县园区第四联合党支部,厂长、中共党员桂细根高兴地说:“找到组织就相当于找到了‘家’,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暖暖的归属感。”

强化联系指导。该县在园区大力推行“1+1+N”党建指导模式,为每个两新党组织安排1名党员县级领导、1名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带1个分管室办负责人联系指导;选派80名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主动上门服务、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吸引四面八方的优质企业纷至沓来。蓝山县皮具箱包玩具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企业投资新高地,两新党组织是最坚实的后盾。今年初,浙江嘉兴昌正箱包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烽经朋友介绍,来到蓝山县调研考察。两个月后,他被蓝山优质的营商环境打动,说服湖南揽胜科技有限公司的其他股东,把布艺拉杆箱产业链“搬”到蓝山。

创新模式、搭建平台引导两新组织“兴家”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特点,蓝山县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管理模式,实行精准有效管理,为两新组织发挥作用搭好平台。

在企业党员中推行“党建+产业链”模式。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党建引领,该县按照“组织系链、平台强链、人才活链、机制固链”的思路抓实园区党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为“一主一特”产业发展赋能聚力。近年来,该县分别建立皮具箱包、玩具、物流产业链党组织,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有力促进了皮具箱包、玩具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获评全省十大产业集群,成功创建省级皮具箱包特色产业小镇。

在流动党员中推行“共建共管共促”模式。为破解党员流出地“管得着但看不见”、流入地“看得见但管不着”的难题,蓝山县探索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发展共促”的新时代流动党员“共建共管共促”新模式,为流动党员管理开出了“一剂良方”。该县在广东花都、海南文昌、云南昆明等地建立21个流动党组织,引导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漂洋过海不迷航”,成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流动“红色堡垒”。蓝山县驻花都流动党总支组织在外流动党员返乡发展皮具箱包产业,建成湘江源皮具产业园10万平方米,引进皮具箱包企业72家,解决就业余人,创造了“一个党总支拉回一座皮具城”的奇迹。蓝山县驻云南昆明流动党支部探索“流动党组织+商会”模式,通过“一人富带动共同富”创办彩钢瓦企业,占云南彩钢瓦市场70%的份额。蓝山县驻海南流动党支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商会”的“三合一”发展模式,通过“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发展荔枝产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占海南“妃子笑”荔枝60%的份额,闯出了一条“党建红引领产业红”的新路子。

在乡村党员中推行“党建+乡镇商会”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蓝山县坚持“一乡镇一商会一党组织”,积极引导能人回乡、乡贤助乡、企业兴乡,为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助力。全县14个乡镇商会党组织吸引会员企业家,聚集能人会员人,其中党员会员人,筹集资金1.8亿元,发展产业项目个,形成了“党建搭舞台、乡贤显身手”的生动局面。反哺家乡是为了更好地逐梦前行,毛俊镇毛俊村致富带头人曾宪鹏说:“乡镇商会给我们安了一个家,从此有了归属感,办厂也更带劲了。”

破解难题、实用实效引导两新组织“爱家”

“两新组织覆盖广、数量多,党员少、流动快,我们注重建强专业队伍、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不断提升两新党建针对性和实效性。”蓝山县委两新工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队伍建设专业化。为破解两新组织党建队伍不强的难题,该县大力实施“头雁”工程,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注重从企业负责人和中层骨干中选配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不断壮大两新组织党员队伍。今年来,全县两新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2人,发展9名企业家和高管入党,21名党员成为企业高管。蓝山驻海南流动党支部书记彭海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说:“我们支部30多名党员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多名蓝山老乡把荔枝产业做得更大更强,多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组织生活灵活化。两新党组织开展党内生活时间难统一、党员难集中、效果难保证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难题。蓝山县紧密结合两新组织实际,按照业余分散、灵活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党员志愿服务、红色主题教育、线上“微”党课、QQ群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建红引领产业红蓝山县两新党